选修4第二章复习(教案)(9)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1.(2012
19.(10分)已知2A2(g)+B2(g)
2C3(g) ΔH=-a kJ·mol(a>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
-1
-1
的容器中加入2 mol A2和1 mol B2,在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3的浓度为ω mol·L,放出热量b kJ。
(1)比较a____b(填“>”“=”或“<”)。
(2)若将反应温度升高到70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C3)=2v(B2) c.v逆(A2)=2v正(B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来源:Z*xx*]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操作是____。 a.及时分离出C3气体 c.增大B2的浓度
b.适当升高温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2C3(g) ΔH=-a kJ·mol表示2 mol A2
-1
解析:(1)由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知,2A2(g)+B2(g)
与1 mol B2反应生成2 mol C3时放出a kJ的热量,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因此生成的C3少于2 mol,放出的热量小于a kJ。
(2)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3)因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反应,压强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因容积固定且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反应过程中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故密度不变,无法判断是否平衡;在反应过程中始终存在如下关系:v(C3)=2v(B2),因此无法确定是否达到平衡。由化学方程式知,v正(A2)=2v正(B2),此时v
正
(A2)=v逆(A2),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综合分析b、c
(4)为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可升高温度、增大B2的浓度、使用催化剂;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可及时分离出C3气体、增大B2的浓度,综合分析,满足条件的为c项。
答案:(1)> (2)减小 (3)bc (4)c 20.(8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B
mC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纵坐标应在T2温度时达
表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p为反到平衡后向容器加压的变化情况,问:
(1)温度T1________T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如果A、B、C均为气体,则m________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当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如在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则体系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解析:由图像知温度T1时到达平衡用时间少,则反应速率快,说明温度大于T2;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降低,平衡逆移,则正反应放热;加压C的百分含量降低,平衡逆移,则正反应体积增大,m大于2;当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如在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则体系的压强增大,但对该反应体系来说,各物质浓度没有变化,平衡不移动。
答案:(1)大于 (2)放热 (3)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