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设计研究(9)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果的多样”,而不是“思考为什么多样”,那么学生的操作就是盲目随意的行为,学生的思维就无法被引到更深处,探索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四)对“探究时间的安排”的研究与分析 在探究教学中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能把概念过早地“符号化”,要延长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经历“非正式定义”的过程;教学中应当致力“多样化”,“合理化”,以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这些要求都使得我们认真探索和总结探究时间究竟怎样安排才能最有效促进学习?
1.以中等稍偏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参照,精心预估学生探究所需的时间 时间的预设关系到探究的节奏和实效,为避免匆匆走过场和大块时间浪费的现象,在实践中课题组发现,以班级里学习能力中等稍偏下的学生为参照系来进行时间的预设比较合理.这是因为在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伴以合作学习,当能力强的同学率先得出结果后,可以在组内帮助能力最弱的同学,而能力中等稍偏下的同学可能借助于独立思考得出结果,也可能在此时受到启发,完成本来只在某些地方受阻的探究.这样三种层次的学生基本可以同时完成探究,进行下一步的交流.
2.认真研究学情,精心预留需教师介入探究的时间,恰当把握介入的时机 探究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是和谐的“学习共同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科学、适时的引导与帮助.不认真研究学情,就会介入过早或过迟,造成进度和管理上的混乱,使探究教学低效. 案例12:详见附件4中第一个教学案例《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
在本设计中,教师预先以自己学生的学情(比较活跃、敢于交流、较善于探究)为参照,将例1的探究时间预设为10分钟.而在实际的借班展示中,因为不够了解学情,导致探究时间延长到16分钟,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七、对课题未尽研究的展望
由于视野与水平所限,本课题仅就以上四个方面对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设计研究.在短短一年半的研究过程中,随着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深入,深感本课题研究的不完善,展望本课题的后续研究,以下三个方向我将继续关注:
1.各学习领域的探究教学不同特征与提高其有效性的相应教学设计研究.
2.探究教学中探究问题设计的研究.
3.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有效探究教学设计研究.
八、结论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大量借助了课例研究这一教研新方式,结合理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影响有效的探究教学设计的多方面因素.基本达成了课题研究的几个目标:形成了自己对数学课堂探究教学的新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设计素材与经验,推出了多节有研究和借鉴价值的大型观摩课,带动了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