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设计研究(3)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行动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二) 研究步骤
1.论证准备阶段:2005年4月~9月,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
2.实施调整阶段:2005年9月~2006年8月,制定实施计划,按计划开展实验和研究.
3.总结整理阶段:2006 年9月~2006年11月,收集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六、研究成果及其分析
(一)对“探究目标的确定及其依据”的研究与分析 基于数学学习理论的考查,使我们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促进个体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促进包括情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学生应该通过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来学习数学,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使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因此我们认为,探究教学目标总的来说有两重,一是过程性目标,二是结果性目标.
1.过程性目标 对过程性目标,又可以根据其探究内容和方法的不同,细分为三个层次:经历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与探索性目标.
1.1.经历性目标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经验.”,是过程性目标的最基础性目标,是实现体验性目标和探索性目标的必经途径.
1.2.体验性目标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具体包括深刻认识数学模型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具有理性认识的特征和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结果.
1.3.探索性目标是指“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这一目标指向要高出经历与体验性活动水平,是实现过程性目标的最高级数学活动.
2.结果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