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国家学说的逻辑构成_从孔子到孟子(二)(2)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6总第178期本刊网址-1010埘.xuebao.net
17
有的东西中找出能够生长出仁义的因素,以助其生长。“人皆可以为尧舜”[33】,这些政治君王也就可以成为仁义之人、行仁政、讲王道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日:“可。”日:“何由知我可也?”曰:“臣闻之胡龅日,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日:‘牛何之?’对日:‘将以爨钟。’王日:‘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日:‘然则废爨钟与?’日:‘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日:“有之。”日:“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t
aoJ
孟子所说的“性”,实际上就是指的这种“不忍人之心”。他在另一处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o
这是研究孟子人性论思想的学者一定会引用的一段重要论述,但在这里,我们必须看到,孟子的人性论并不是从对人的全面考察中生发出来的,而是从劝说政治君王行施仁政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现代中国的学者,关于“人性”,曾经说过许许多多的话,但我认为,任何对人性的探索和论说,都是在特定角度做出的。离开一个思想家的基本社会追求和思想追求,一般地、笼统地谈论人性论的问题,是不可能对各种不同的人性论观点做出较为合理的理解的,甚至也无法做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批判或否定。什么是“人性”?有没有“普遍的人性”?这不是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纯客观的问题,而是一个特定的思想家、在特定的思想追求过程中、依照一种特定的标准对“人性”做出的特定的界定,并以这种界定对他所要阐发的思想进行阐发。关于这一点,孟子其实说得相
当明白。他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副按照我的理解,孟子实际是说,“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其实都是人之“性”,其中也有“命”的成分,但君子却不称它们为“性”,而称它们为“命”。为什么呢?因为孟子观念中的“人性”就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兽”的因素,是好的东西,假若君子称这些为“性”,为“人性”的表现,就等于肯定并鼓励人们去追求这些东西,追求感官享乐,这对人是有害无益的,所以它们是“性”,好心的人(“君子”)却不称它们为“性”,只称它们为“命”。“命”是天赋予的,不须着意追求。与此相反,“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智之于贤者”、“圣人之于天道”,其实是“命”,体现的是“天”意,其中也有“性”的成分,但君子却不称它们为“命”,而称它们为“性”。为什么呢?因为君子肯定并鼓励人们在这些方面进行追求,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在这里,孟子讲的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取”的问题。关于“选择”、关于“取”,孟子曾经说:“……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3刮孟子分明认为,这种“不忍人之心”,对于一个政治君王而言,是最重要的,孟子将其“取”出来,是希望政治君王重视自己的这种内心感受,“养其大者”,成为“大人”。所以,孟子的人性论,其意不在对人的基本性质的全面考察和研究,而在于为政治君王们找到一种感受仁义、理解仁义并自觉培育自己的仁义之心的思想道路。同我们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讨论的“人性论”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西方近现代思想家,也非常重视“人性”问题,但他们更是从反对宗教神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中脱胎出来的。他们笔下的“人性”,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的“神性”是两个相对举的概念,其含义也是相互发明的。在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神性”与“魔性”是对立的。“神性”是纯粹的,“魔性”也是纯粹的。“神性”集真善美于一身,是各种好的性质的集合体,是与人的所有物质欲望绝缘的:“魔性”集假恶丑于一身,是各种不好的性质的集合体,是与所有精神价值绝缘的。而与“神性”相对举的“人性”,则是复杂的,既不等同于“神性”,也不等
上一篇:布加综合征介入诊疗规范的专家共识
下一篇:园区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