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7)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片古老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运动,经过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比较、鉴别和批判,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进而成为他们改造旧中国的强大精神武器。最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业已确立,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制定都为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基础。[2]
从学理逻辑与形成路径上看,有学者认为,一般而言,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有可能而且需要经过通俗化的途径而被大众所了解。因为理论形成的过程是对特定认知对象不断抽象的过程,具象的稀释必然导致民众对已经缺少感性形象的理论体系的认知距离被不断拉大。而已具学理体系的理论,特别是社会科学理论,只有更多地被民众准确地认知,准确地指引实践行为,才能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理逻辑看存在着大众化的可能性、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路径看存在着大众化的可能性、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实践检验看也存在着大众化的可能性这三个方面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存在基础。[9]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原则
自马克思主义随着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响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将其视为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以之武装全党全民的决心就未曾动摇过,使之中国化大众化的努力也未曾放弃过,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艾思奇、李达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掀起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热潮,为推动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有学者在对1978年以来的历史进程加以了分析以后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容,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其基本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前后至1982年党的十二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以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主要任务是破除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