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11)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讲,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历史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提出的一个战略任务。究其原因,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
虽然目前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问题暴露也就越来越多,许多问题仍然限于浅表化的研究当中,并还存在一些误区:如,理论的大众化与学术的专业化问题,很多人对此作一种非此即彼的理解,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被指认为一种“书斋中的学者”,试想如果没有人诚心地沉潜下去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怎么谈这一理论的大众化?另外,还有人指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纯粹的意识形态工作,不存在学术性,因而,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普及化的人被“学术界”所边缘与“嘲笑”,甚至连他们的科研成果也得不到科学的评价,这样一来,势必带来这一领域队伍的萎缩,特别是在年轻的学术梯队中。这就引伸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培养问题,如何形成一个老、中、青组成的合理结构队伍,目前来看,依然形式严峻,虽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博士生培养点与学生数量在增加,但实质上,从每年的毕业论文来看,真正乐于做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工作的非常之少。我们期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能够真正深入下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一个新的挑战、一种新的机遇、更是一项新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2]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
[3]皮家胜,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4]孙熙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重要环节[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5]张博颖,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3
[6]陈方刘,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1
[7]叶盛,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广西日报, 20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