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3)

时间:2025-07-11

中国大桥简介

长孙武组织,依据孙中山的规划思想,编制了《汉口市政建筑计划书》。《计划

书》明确提出,“以汉阳之大别山麓(龟山),武昌之黄鹄山麓(蛇山)为基架

设武汉大铁桥,可收平汉、粤汉、川汉三大铁路,连贯一气之完美”。

由于当时的平汉铁路黄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为求节省经费、提早通车,因此

建筑质量较差,仅作为临时桥梁使用。1921年,北洋政府拟建黄河大桥新桥并

施行公开招标,交通部又聘请美国桥梁专家约翰·华德尔(John A.L. Waddell)

为顾问,除筹建黄河大桥新桥外,并请其设计武汉长江大桥]华德尔选择的桥址

与1912年北京大学所拟位置大致相同;设计方面采用简单桁梁、锚臂粱、悬臂

粱混合布置,并主张使用合金钢建桥以减轻重量,预算建筑费用为970万银元,

华德尔并建议向美商贷款。华德尔的方案曾引起政府关注,拟定桥址也做过实地

钻探,惟由于建设费用庞大,计划也不了了之。1927年1月,广州国民政府迁

都武汉;同年4月合并武汉三镇,设武汉市。1929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武汉

特别市政府,进一步推动了武汉的市政建设。同年刘文岛任武汉特别市市长后,

再次邀请华德尔来华,研商长江建桥之事。华德尔对1921年的设计方案作出了

修订,为保证长江轮船的通行,大桥采用简单桁梁并设升降梁,全长4010英尺,

共15孔,桥面一层由公路铁路共用,桥面升起时可高出最高水面150英尺。这

次计划同样由于耗资巨大而无下文,且国民政府正忙于应付内部军事派系斗争,

包括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内战,无暇顾及长江大桥的建设。

第三次规划

1935年,鉴于粤汉铁路即将全线建成通车,平汉、粤汉两路有必要在武汉

连通。当时铁道部曾考虑仿照1933年建成的南京铁路轮渡,但由于武汉的长江

水位涨落幅度比南京大一倍,两岸引桥工程较困难,被迫搁置铁路轮渡的方案。

同年,由茅以升担任处长的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又对武汉长江大桥桥址作测量钻

探,并请苏联驻华莫利纳德森工程顾问团合作拟定又一建桥计划。计划为一座固

定式的铁路公路联合桥,桥址位于武昌黄鹤楼到汉阳莲花湖北刘家码头之间,全

长1932米,设两台7墩8孔,6、7号桥墩间为大型轮船通航航道,主跨237.74

米,以拱形钢梁架设于6、7号墩之上,桥下在最高洪水位时净高30米;桥面一

层,公路铁路并列。包括汉水铁路桥和引桥在内,工程需要花费国币1060万元。

为了募集资金,还曾拟定了过桥收费、分期还本付息的办法。惟由于集资困难,

武汉长江大桥(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