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四,研究的角度不同。本学科除了要从语言学角度外,还有汉外对比、跨文化交际、语言习得、学习者个体差异、认知心理等多角度。
第五,研究方法不同。除了一般语言学方法外,还要采用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心理实验等跨学科、综合的研究。这种研究也拓展了汉语语言学研究的领域。
B汉语习得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体之一——学习者的研究,即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随着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语言习得研究本身的进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教”的成功与否决定性的因素还在“学”的方面,对“学”的研究是对“教”的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C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是把上述两个方面——对教学内容和对教学对象的研究结合起来,即研究如何通过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为学习者迅速、有效掌握的规律和原理,有时也称为教学论或教学原理或教学法。 D学科研究方法学:是指受哲学方法论普遍规律的指导,用来探讨对本学科最具针对性的方法论原则,并着重研究适用于本学科的一般方法,特别是本学科的特有方法。
l
应用研究:总体设计研究、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研究(P18)
Ø
第三层次: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学科体系的第三层是,既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教育,也包括对未来的对外汉语师资的教育。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的还有社会的需要、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经济实力以及学生素质、师资力量和可能提供的各种设备资源。对语言学习者的教育还特别需要研究语言环境及如何利用的问题。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⑴、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语言教学也必然涉及到一定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