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4)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希望对你有帮助
设,为第二语言教育学科甚至整个语言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现有语言学理论是以西方语言为基础的,是否适合汉语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从汉语特点出发研究汉语习得和教学的特殊规律,则可以丰富人们对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认识。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体系
1、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各种语言教育体系模式(P10)
2、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三个层次)
Ø
第一层次:理论基础部分。
理论基础部分提出与本学科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哲学。 Ø
第二层次:学科理论体系——属于本学科范围内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l
基础理论:A对外汉语语言学B汉语习得理论C对外汉语教学理论D学科研究方法学。
A对外汉语语言学:是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和研究的汉语语言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话语、功能和文化因素等方面。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一般指作为母语研究的汉语语言学)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它不能代替本学科对汉语的研究。原因如下:
首先,研究目的不同。本学科研究怎样让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掌握汉语的词语和造句规则,培养其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汉语理论规则的系统认识。
其次,研究内容不同。本学科主要研究那些通过与学习者母语对比所揭示的汉语特点和汉语作为目的语学习所遇到的难点,也就是汉语的特殊规律,并研究如何将这些规律、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技能,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第三,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本学科需要从意义的表达出发,突出用法和功能的研究,而不是单纯从语言结构出发,集中于语言描写和现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