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上第4章 图形认识初步最新全章(9)
时间:2025-04-28
时间:2025-04-28
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学生活动:通过上面的讨论,总结出线段比较结果.
教师活动:用教具(三根木棒)演示线段比较方法,评价学生得出的比较结果,再用多媒体演示两条线段的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
板书:(1)AB<CD (2)AB>CD (3)AB=CD
A
6.线段的等分点. (1)线段的中点:
B
A
B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取线段AB上一点M,移动线段AM到线段MB上,当AM 与MB完全重合时,线段AM=MB,此时点M就叫做线段AB的中点. 板书: AM=MB=
12
AB
(2)线段的等分点:
通过类比线段的中点,可得出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板书:N
13
B M
14
AB
B
AM=MN=NB=AB AM=MN=NP=PB=
7.探索线段的性质.
(1)完成课本第132页思考题. (2)提出问题:
由这个思考题,你能得出线段的性质?
学生活动:联想以前所学知识及生活常识,经过小组讨论,得出直线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教师活动:
板书:线段的性质,并用几何语言完整归纳出线段性质.
(3)举例说明线段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4)在直线L上顺次取三点A、B、C,使得AB=4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度.
注:这两个问题先请学生在小组中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教师再作评价. 8.两点的距离.
教师活动:讲解两点的距离定义.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会了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会了比较线段的长短. 2.本节课学习了线段的性质和两点间距离的定义.
3.懂得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道理. 四、作业布置
1.课本第133页至第114页习题4.2第5、6、7、8、9、11题.
上一篇:大棚西红柿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下一篇:农产品网站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