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上第4章 图形认识初步最新全章(15)
时间:2025-04-28
时间:2025-04-28
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4.3.3 余角和补角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2页至第14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与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2)了解方位角,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知识运用能力,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合理的猜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要作用,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认识角的互余、互补关系及其性质,确定方位是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 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是难点. 3.关键:了解推理的意义和推理过程,是掌握性质的关键. 教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
(1)在一副三角板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 (2)已知∠1=36°,∠2=54°,那么∠1+∠2=?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得出结论:都是90°.
2.提出问题.
(1)观察方格如右图中的两个角,你能猜想∠1+∠2等于多少度?
1
(2)如果∠1=144°,∠2=36°,那么∠1+∠2=? 教师活动:打开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方格图.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得出结论:都是180°. 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移动∠2,使∠1、∠2顶点和一边重合, 引导学生观察∠1,∠2的另一条边,观察到两角的另一条边成一条直线,验证学生的结论. 二、新授
1.余角与补角.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42页有关内容,并讲解余角与补角的定义.
注:讲解余角和补角时,必须向学生说明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即∠1+∠2=90°或∠1+
上一篇:大棚西红柿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下一篇:农产品网站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