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现代社科现代社科文阅读指导(8)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网络精品小说,精挑细选,绝对给力。
相反,故先予排除,A项擦着点边,没有反映出"潜存"、"暗示"的特征,也不能选。第36题,联系下文"写出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物像的把握和理解"一句,"如"即"如同"的意思。"一见如故"(B)的"如"意思和用法与其相同。A项的"如"可解释为"顺从",C项的"如"解释为"比得上",D项的"如"解释为"按照"。 第37题,仍须联系全句去理解。这是一个因果复句,上一分句说"它铺毫抽锋,极富弹性",这是"因",所以下一分句说(运笔方法)"巨细收纵,变化无穷"。是指运笔灵活多变,无疑C项是正确的。其他几项与上文都不能搭配起来。
(三) 根据语境筛选词语
现代汉语中同义词或近义词十分繁多,但它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常常需要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情境加以判断,有时甚至需要反复加以比较,才能找出最贴切的一个。这里面不仅有是否准确的问题,还有是否恰当的问题,这就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6] 1995年高考上海试题第29题:
阅读材料:从窗外躲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得更加明亮。 问题:段中括号内的动词应是
A.点缀 B.擦洗 C.洗涤 D.擦拭
本题考查筛选关键性词语的能力。如果把该句简化一下,则是:白云把天空( )得更加明亮。主语既然是"白云",谓语动词用"洗"字就不合适了,故可先排除B、C两项;再看动词与补语搭配,用"点缀"得"明亮"显然属不当。最后只能选定"擦拭"一词,不仅形象准确,而且具有动感,当然是最好的了。
[例 7] 1987年高考十一题第 4小题
阅读材料:
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誉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在多数场合,我并不打什么腹稿,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的想法,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有一个大致的轮廓,总之,一切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就会[ (3)a ],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 (3)b ]地涌现出来。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有两种情况要避免。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种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汁,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时把它放下,让头脑冷静下来,得到了足够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