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现代社科现代社科文阅读指导(12)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网络精品小说,精挑细选,绝对给力。
止,土星以外,再没有行星了。要打破这种观念,需要胆识和勇气。持这种观念的天文学者因循守旧,他们既不敢,也从未想到应该扩大太阳系的领域,因而总是把天王星当作恒星而不加注意。勒莫尼耶甚至观察过它达十二次之多,最后还是让它逃之夭夭。识见不高,可为发一浩叹!"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谁又能断定,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太阳系已经到了尽头呢?
26.(1)(2)两段中用来说明下列两个论断的事例分别是
①说明"有学向未必有才能"的事例是
A.苏轼和贾谊的事例 B.贾谊的事例 C.贾谊和司马迁的事例 D.李善的事例
②说明"才学有余也可能识见不高"的事例是
A.李善和贾谊的事例 B.贾谊的事例 C.贾谊和司马迁的事例 D.司马迁的事例
27.对文中"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一句最确切的理解是
A.概括上文指明勒莫尼耶的工作离成功还有很大距离。
B.借行星发现的过程表明天外有天,宇宙无限的观点。
C.引出下文感叹我们今天对太阳系的认识尚未到达尽头。
D.就天王星之事慨叹科学发现需要远见卓识。
以上两题均是考查把握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第26题第①小题对"有学问未必有才能"一句的理解。从第(1)段看,李善"学淹古今,精通典故",但"缺乏创造",正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苏轼是论者,没有他的事,A可先排除;第(2)段引苏轼的话,分析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故B、C也可予以排除。苏轼对贾谊的评价正好适合第②小题B项,这样答案也就有了。
第27题考查对"自谓……一层楼"这一比喻句的理解和把握。综观第(4)段,我们可以知道,在1781年以前,人们习惯于把天王星当作恒星而不加注意,这是由于陈腐的观念在作怪,没有勇气和胆识去打破这种观念;有人甚至观察过它达12次,还是让它逃之夭夭。因此,这句话的比喻义已十分清楚:作者就天王星之事慨叹科学发现需要远见卓识(D)。并不是要去评价勒莫尼耶的工作是否成功(A),也不是为了说明"宇宙无限"(B)、"认识尚未到达尽头"(C)。
[例12] 1992年高考第27、29题
阅读材料(为该文的第二段):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