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现代社科现代社科文阅读指导(13)

时间:2025-07-10

网络精品小说,精挑细选,绝对给力。

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勒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27.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有哪几项?

A.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B.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C.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D.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

E.他先画枝节叶片,然后再用淡墨勾画渲染。

29.简要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不超过26个字)

对体现文章内容十分重要的语句,有时我们要从它对相关内容的综合上来把握住它的关键性,有时则要从对它的分解上来把握住它的关键性。着眼于分解,就是要看清某个或某几个重要语句究竟体现了内容上的什么主要之点或哪些主要之点。因此,这类语句的关键性是我们完成了某种分解工作后方才认定的。第27题实际问的是对文中画线长句的理解。这是概括说明徐文长的创造性和艺术造诣的关键句。该句虽是文言,但对其基本意思的掌握与现代文没有两样.这就要善于运用提要的方法来分解长句,从而完成对其要点的准确掌握。经过化繁为简,提取主要成分,该句为?quot;……画雪竹……以……为之,绝不类竹;然后……勾染而出……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由此可知,这里说的是徐文长画雪竹的独特方法:开始怎么画,所画的"不类(像)竹",然后又经过"勾染",于是"雪竹"的全体便"隐约"可见了。这样选项中的正误就清楚了。A和C都没有弄清"不类竹"的意思,而且"取材"的说法也离开了原句所说的画法问题。D项把"瘦笔、破笔、燥笔、断"等笔法误解为"不好的笔"。只有B、E两项符合题意。所以,不管句子多长,多难懂,都可以用提要的办法使主要之点显豁起来,从而把握住它。 第29题所要求的,不是把握某一个句子,而是一段话中几个要点,涉及许多关键语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学会切分。一段分几层,一层包括几个小层。分解恰当了,关键词、语、句也就把握住了。这一段话中并没有现成的中心句,必须先分解层次,然后做出概括。从全段话看,三层容易分出,宋、元、明即表明是历史的跨度。宋代说"涌现"、元代说"盛行"、明代说'"蜂起",三个近义词强调一个要点--画家众多。而对宋的代表苏东坡?quot;气魄极大",对元的大家倪云林称风格"独特",对明的众家或称"高超"或赞"精绝",这些溢美之词强调了三代画家技艺高超而各有特色。至此,答题基本完成了。

历年高考现代社科现代社科文阅读指导(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