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笔记(17)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在职研究生运动训练学笔记
个训练单元所承受的训练负荷的状态做出一个准确的描述,即是对其竞技能力状态、进而对其运动成绩状态所做出的关键析因。
教练员对运动员上一个训练过程进行总结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训练负荷度量的统计。负荷的量度是由负荷的量以及负荷的强度所组成的,分别反映着负荷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而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又可分别通过若干指标予以测量。
负荷的两可以通过练习系数、训练时间或者练习距离、负荷重量等特征表现出来。负荷的强度可以通过练习速度、单次负荷重量、练习密度以及难度表现出来。
负荷强度的指标可以通过速度、难度、负重量或密度来反映,更多的是以完成一定强度要求的负荷的数量来反映负荷强度的情况。
(三)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
1、运动成绩指标:提高运动成绩是竞技体育运动的首要目的,也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终极目标,包括了比赛的名次以及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
对于可测量的体能主导类项群及技能主导类表现形项群的运动员,可以提出定量的竞技指标;而对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可以提出较为模糊的竞技水平指标。
比赛名次指标涉及到对手在比赛中的竞技水平、比赛条件和裁判员的倾向性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对教练员来说基本上都是非可控因素。有关决策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只能对可控因素影响的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有效的预测,而对不可控因素的事物是无法准确预测的。虽然教练员可以力求在较大的程度上控制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和比赛行为,却无法控制比赛对手的训练过程,对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也只能施以有限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比赛名次指标时必须持慎重态度,而应以一个区间作为比赛的名次指标,任何硬性规定的名次指标往往是难以实现的。
2、竞技能力指标: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的水平及它们的组合方式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在运动训练总可以建立运动员竞技水平决定因素的特征模型,这样可以把运动员训练的竞技水平指标分解为分别反映运动员各种能力特征而又彼此紧密联系的一组具体指标,使我们能够有目的、有秩序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并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运动员各方面的发展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价,从而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
模型有三种:单因素模型: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某一决定因素所建立的特征模型。往往采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多因素组合模型:即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某些决定因素所建立的组合模型。在竞技能力的诸多决定因素里,形态、素质和机能状态的测定比较易于定量,因此研究和报道的较多。
总体特征模型: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所作的全面分析及所建立的相应的特征模型。
3、训练负荷指标:负荷指标的实现正是运动员实现其竞技能力指标,进而实现运动成绩指标的基本保障。训练负荷指标放映着教练员和运动准备用什么样的决心、付出多大的努力去实现所建立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指标。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把所建立的运动成绩指标和竞技能力指标进一步分解到各种具体手段的练习负荷中去。
上一篇:金牌服务员训练方案策划1
下一篇: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第9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