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成像的研究(10)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博士论文全息成像的研究
条纹的计算仅基于发生在全息图像重构时的衍射现象,采用逆向方法求解光栅条纹,较好的实现了动态三维全息显示,是目前最成功的一种方法。但在该方法中,基本条纹的生成较为复杂,我们在研究了他们的方法后,采用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基本条纹生成方法。与傅立叶变换相比,小波变换是空间和频率的局部化分析,可聚焦到信号的任意细节,使基本条纹的频谱特征成为空间频率域的局部细化的表现。计算中采用了小波包分解方法,以Daubechies小波为基,利用伸缩和平移运算功能,实现了空间频率域的带通滤波器组,从而快速实现了基本条纹的计算。小波包分解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简便易行、有自动适应空间一空间频率域的信号分析的特点,为基本条纹的计算提供了新方法。
(4)基于离散频谱的带宽压缩算法。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可利用人眼的视觉分辨率有限的特性,对光信息可作进一步压缩。在600mm观察一个点发出的两根光线时,如果其夹角小于0.30,人眼感觉不到光线的跳变。因此,可对条纹的空间频率采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包含离散频谱条纹的衍射光来重构波阵面,条纹函数的样本值可得到有效的压缩,而在显示时通过简单的解码过程,即可恢复全部的条纹函数样本值和连续的光频谱。这样,就可有效减少数据量,达到动态显示的目的。
(5)基于序列视差图像的立体图显示方法。
在基于MIT面向衍射算法基础上,研究了任意物体的双眼视差的三维全息显示。通过CCD获取的序列视差图像,用计算全息与图像处理技术产生了一个全息立体图的显示。在计算全息中采用了基于衍射的光栅条纹生成方法,将视场分为连续的8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一个空间频率不同的基本条纹衍射生成,然后对序列视差图像经过二维离散处理,通过光场投影与几何光学成像法,转换到一张全息图上,由包含8个基本条纹的全息素衍射生成序列视差全息图像。从而使观察者获得三维感的立体图像,为三维数据未知的物体和场景的三维显示提供了依据。(6)数字全息重构方法的研究。
从光的菲涅尔衍射公式入手,对连续信号进行了离散化处理,给出了菲涅尔衍射数值计算公式。研究了波阵面相位恢复与数字全息重构的计算方法。用傅立叶变换法从干涉全息图中恢复了物波的波阵面,重构了物波的波阵面的三维光场分布,给出了结果。1.3论文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