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生堡丝重痤匡堂盘查!堕王邀2垫!!至!Q旦笠!鲞筮5趟£h也』£虫£!塑丛直(堡!!!!塑!适垦d世!!),Q!!!b!!!Q!!,y!!:垒,丛!.§
标准与指南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前言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随着科技的进步,血糖监测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使血糖监测越来越准确、全面、方便、痛苦少。目前临床上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患者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连续监测3d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CGM)、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e)的测定。其中患者进行SMBG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HbAle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而CGM和GA是上述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目前我国临床上对血糖监测的重视仍然不够,糖尿病患者仍缺乏针对血糖监测的系统的指导和教育,而部分临床医生也缺乏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规范治疗行为的指导和训练。鉴于国内现行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对血糖监测应用的建议较为简略,我们有必要在充分参考和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现有的研究数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糖尿病诊疗行为、促进糖尿病的有效管理。
一、SMBG
SMBG是最基本的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手段。SMBG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餐前和餐后高血糖以及生活事件(锻炼、用餐、运动及情绪应激等)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发现低血糖,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SMBG作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
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并提供一种积极参与糖尿
DOI:10.3877/cma.j.issn.1674二6880.201
1.05.006
万方数据
病管理、按需调整行为及药物干预、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11、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和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医疗研究所(NICE)13]等机构发布的指南均强调,SMBG是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组成部分,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进行SMBG。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应用SMBG能改善代谢控制、并可能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但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SMBG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地位尚未达成共识[1】,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SMBG的频率和时间点
SMBG的监测频率和时问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SMBG的监测可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问点,包括餐前、餐后2h、睡前及夜间(一般为凌晨2~3时)。建议的监测频率和各时问点血糖监测的适用范围见表1,2。
表1
各类指南对自我血糖监测(SMBG)监测频率的建议
1.胰岛素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目前大多数指南均推荐㈣,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需要每日至少3次的SMBG,可根据不同的治疗制定个体化的监测方案,具体如下。
(1)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胰岛
素强化治疗(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的患
下一篇:投融资战略合作协议书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