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0(13)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货币垄断的消除、国际经济协调的加强、国际政治的可容性等。吴富林将“国际政治的可容性”作为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反映出国际政治格局对国际货币体系具有深刻的影响。Hartmann(1998)认为,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在国际出口中和直接投资中占主导地位,在制造业方面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拥有高度发达和自由的金融市场;较低的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拥有很强的国际政治地位等。蒙代尔(2003)认为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取决于人们对该货币稳定的信心,而这又取决于以下因素:(1)该货币流通或交易区域的规模;(2)货币政策的稳定;(3)没有管制;(4)货币发行国的强大和持久以及货币对付冲击的能力。
(三)关于货币国际化的收益研究
A1iber(1964)、Cohen(1971)、Bergsten(1975)、Tavalas(1998)研究认为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的收益主要在于以下方面:(1)能够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2)可通过发行本国货币为国际收支赤字融资;(3)随着一种货币国际运用的扩张,使得贷款、投资和商品、服务的购买都将通过该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部门的收益会增加3。
何帆、李婧(2004)对货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货币国际化的收益为:(1)降低汇率风险;(2)为国际收支赤字融资;(3)灵活性优势;(4)收入优势;(5)提升本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陈雨露等(2005)以美元为例,对货币国际化的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这些收益的可计量部分——“国际铸币税收益”、“运用其他国家外汇储备所获得的金融业收益"进行了测算,由此证明人民币国际化应该作为国家竞争战略来实施。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私人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进一步加快,由此引发的货币金融危机不断冲击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一方面导致了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动,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国际化进程。在这一时期国内学者也开始了有关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曾宪久等,1989)。早期的理论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基本等3转引自: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新金融》,2005年第8期
下一篇:网络传媒工作室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