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操作规程(9)

时间:2025-05-28

2.3.1.4 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低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

2.3.1.5 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

2.3.1.6 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乙炔阀和管道要用40℃的温水溶化。

2.3.1.7 焊接场地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应防止阳光直射在氧气瓶和乙炔瓶上。

2.3.1.8 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收拾现场,把氧气瓶和乙炔瓶放在指定地点。

2.3.1.9 压力容器及压力表应按规定定期送交校验和试验。

2.3.2 橡胶软管

2.3.2.1 橡胶软管须经压力试验,氧气软管试验压力为20个大气压,乙炔软管试验压力为5个大气压。未经压力试验的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及沾上油脂的胶管不准使用。

2.3.2.2 软管长度一般为10~20米。不准使用过短或过长的软管。接头处必须用专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属丝卡紧扎牢。

2.3.2.3 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软管为绿色,与焊炬连接时不可错乱。

2.3.2.4 乙炔软管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炬或割炬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不准用弯折的办法来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胶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2.3.2.5 禁止把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把重的、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也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使用时应防止割破。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2.3.3 氧气瓶和乙炔瓶

2.3.3.1 每个气瓶必须装设二个防振橡胶圈。气瓶应与其它易燃气瓶油脂和其它易燃物品分开保存,也不准同车运输。运送时需罩上安全帽。禁止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气瓶。

2.3.3.2 气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损,阀门螺杆滑丝时应停止使用。气瓶应直立着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发生事故。

2.3.3.3 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

2.3.3.4 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至少应留0.5公斤/厘米的剩余压力,并将阀门拧紧,写上“空瓶 ”标记。

2.3.3.5 开启氧气阀门时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不要面对减压表但应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活正常。

2.3.4 焊(割)炬操作

2.3.4.1 通透焊嘴应用铜丝或竹扦,禁止用铁丝。

2.3.4.2 使用前应检查焊炬或割炬的焊射吸能力。办法是。先接上氧气管,打开乙炔阀和氧气阀(此时乙炔管与焊炬割炬应脱开),用手指轻轻接触焊炬上乙炔进气口处,如有吸力,说明射吸能力良好。接上乙炔气管时,应先检查乙炔气流正常,然后接上。

2.3.4.3 根据工件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割炬及焊嘴、割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较厚的金属,应用小割咀切割厚金属。

2.3.4.4 工作地点要有足够清洁的水,供冷却焊嘴用。当焊炬(或割炬)由于强烈加热而发出“辟啪"的炸鸣声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门,并将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注意最好不关氧气阀。

2.3.4.5 短时间休息,必须把焊炬(或割炬)的阀门闭紧,不准将焊炬放在地上。较长时间休息或离开工作地点时,必须熄灭焊炬,关闭气瓶球形阀,除去减压器的压力,放出管中余气。

2.3.4.6 焊炬(或割炬)点燃操作规程:

(1)点火前,急速开启焊炬(或割炬)阀门,用氧吹风,以检查喷嘴的出口,但不要对准脸部试风。无风时不得使用;

(2)进入容器内焊接时,点火和熄火都应在容器外进行;

(3)对于射吸式焊炬(或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微开启焊炬(或割炬)上的氧气阀,再开启乙炔阀,然后送到灯芯或火柴上点燃,再调节两把手阀门来控制火焰;

(4)使用乙炔切割机时,应先放乙炔气,再放氧气引火; 2

生产设备操作规程(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