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总则2012(暂定稿)(7)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始记录(保存在各所院)。
2、论文工作结束报告
论文研究工作完成,在正式撰写论文前,硕士生应将研究结果在教研室(研究室)内作汇报,导师小组成员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科学性进行评论,提出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等意见,并对论文撰写提出建议,以保证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结束报告要有详细的记录,记录填写在研究生培养手册学位论文结束报告栏内。
四、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撰写,申请正式答辩前,应该在教研室(研究室)内进行论文预答辩,由导师组对硕士生的科研工作成绩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填写在研究生培养手册《科研工作成绩评定表》栏内。
五、硕士生学位论文要求:
1、能体现研究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2、对论文所涉及的各个问题,应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论文基本论点、结论应在学术或国民经济建设上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4、有所创见,具有从事科研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5、硕士学位论文应达到本专业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可接受并发表的水平。
6、硕士生学位论文要求3万字左右(A4纸,正文宋体小4号字),中文摘要控制在1000字内,英文摘要2000字内。具体要求见《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和论文格式要求》。
第七条、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
一、硕士生完成整个培养计划要求,可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二、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由研究生所在单位所院长审批。
三、硕士学位论文需聘请与论文有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3人进行论文评阅,其中院校外专家至少1人,论文评阅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经评阅未能通过的论文,应当在导师指导下参照评阅人的意见进行修改,并须再经同一评阅人评阅通过后方可申请答辩。评阅人应当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评阅人评语不允许打印。
四、论文要进行公开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其中院校外专家1人,答辩委员为5人时,评阅人可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主
上一篇: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