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及高中物理易错题归(8)

时间:2025-07-09

合成(即相当于在匀速运动的车厢中两物块相对振动)

由(1)知整体匀速运动的速度v0=vA′=

3 m/s

图9-16乙

取以v0=3 m/s匀速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可知弹簧处于原长时,A、B和C相对振动的速率最大,分别为:

vAO=v-v0=3 m/s

vBO=|v′-v0|=1 m/s

由此可画出A、B、C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9-16乙所示,故A不可能有向左运动的时刻.

[答案] (1)3 m/s (2)12 J (3)不可能,理由略

【点评】①要清晰地想象、理解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相当于在以3 m/s匀速行驶的车厢内,A、B和C做相对弹簧上某点的简谐振动,振动的最大速率分别为3 m/s、1 m/s.

②当弹簧由压缩恢复至原长时,A最有可能向左运动,但此时A的速度为零.

●例8 探究某种笔的弹跳问题时,把笔分为轻质弹簧、内芯和外壳三部分,其中内芯和外壳质量分别为m和4m.笔的弹跳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图9-17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如图9-17甲所示);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到下端距桌面高度为h1时,与静止的内芯碰撞(如图9-17乙所示);

③碰后,内芯与外壳以共同的速度一起上升到外壳下端距桌面最大高度为h2处(如图9-17丙所示).

设内芯与外壳的撞击力远大于笔所受重力,不计摩擦与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外壳与内芯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

(2)从外壳离开桌面到碰撞前瞬间,弹簧做的功.

(3)从外壳下端离开桌面到上升至h2处,笔损失的机械能.

[2009年高考·重庆理综卷]

【解析】设外壳上升到h1时速度的大小为v1,外壳与内芯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2.

(1)对外壳和内芯,从撞后达到共同速度到上升至h2处,由动能定理得:

1(4m+m)g(h2-h1)=(4m+m)v22-0 2

解得:v2=2g(h2-h1).

(2)外壳与内芯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即:

4mv1=(4m+m)v2

5将v2代入得:v12g(h2-h1) 4

设弹簧做的功为W,对外壳应用动能定理有:

12W-4mgh1=×4mv1 2

2011年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及高中物理易错题归(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