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及高中物理易错题归(6)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k=800 N/m,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14 所示.
图9-14
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0.2 s内F是变化的,在0.2 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取g=10 m/s2)
【解析】初始时刻弹簧的压缩量为:
(m1+m2)gx0=0.15 m k
设秤盘上升高度x时P与秤盘分离,分离时刻有:
k(x0-x)-m1g=a m1
又由题意知,对于0~0.2 s时间内P的运动有:
12at=x 2
解得:x=0.12 m,a=6 m/s2
故在平衡位置处,拉力有最小值Fmin=(m1+m2)a=72 N
分离时刻拉力达到最大值Fmax=m2g+m2a=168 N.
[答案] 72 N 168 N
【点评】对于本例所述的物理过程,要特别注意的是:分离时刻m1与m2之间的弹力恰好减为零,下一时刻弹簧的弹力与秤盘的重力使秤盘产生的加速度将小于a,故秤盘与重物分离.
3.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
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繁,而且常以计算题出现,在解析过程中以下两点结论的应用非常重要:
(1)弹簧压缩和伸长的形变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
(2)弹簧连接两个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弹簧处于原长时两物体的相对速度最大,弹簧的形变最大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例6 如图9-15所示,用轻弹簧将质量均为m=1 kg的物块A和B连接起来,将它们固定在空中,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距地面的高度h1=0.90 m.同时释放两物块,A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由于B压缩弹簧后被反弹,使A刚好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B物块换为质量为2m的物块C(图中未画出),仍将它与A固定在空中且弹簧处于原长,从A距地面的高度为h2处同时释放,C压缩弹簧被反弹后,A也刚好能离开地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求h2的大小.
图9-15
【解析】设A物块落地时,B物块的速度为v1,则有:
1mv12=mgh1 2
设A刚好离地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对A物块有:
上一篇:标准合法合理个人借条格式
下一篇:小学阶段数学必须掌握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