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4)

时间:2025-07-12

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学分制建设方面, 由

于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弊端, 致使学生自主性得不

到体现。无论是学年制, 还是学年学分制, 从教与学

的主动权来看, 主动权还在教师、在学校身上, 规定

你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 规定什么时间上就什么时

间上, 学生无可选择。学生必须在统一的时间内完

成统一的课程, 按统一的年限修完学业; 在教学效果

和学生评价方面, 学校停留 一刀切 的量化评价阶

段, 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操作能力。

第三, 社会的某些不利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法学

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负面影响。伴随着法学专业大

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 引起了包括家长、教育职能

部门、媒体在内的高度关注。这在促进高校法律人

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

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说, 一些

媒体对法学专业就业难过分炒作, 令媒体和家长加

紧了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发出了 声讨 , 高校

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压力进一步 加码 , 挤压

了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时间段和理性思考

的空间。

消除目前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强调学

构建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