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5)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在精神文化中,又有传说、神话、祭祀礼仪、喜庆礼仪等;在民族民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包含的诸多方面中,就其涉及的内容与学校学科教育内容的关联情况看,涉及人文学科、也涉及自然学科。在人文学科上涉及到文学(如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历史(如民族传说)、语言学(如民族语言)、音乐(如民族音乐)、美术(如民族工艺品、民族建筑-审美)等学科,在自然学科上涉到建筑(民族建筑-结构力学)、医学(民族医药)等。民族民间文化的民间性、民俗性特点,决定了传存下来的民族民间文化中,既有积极的成份,也有消极的成份,如何正确对待和选择,并将其精华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加以传承、保护和发展,在当前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难免出现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缺憾。
在教材配备上,没有可供学校教育选择的教材供参考,以致教育教学活动处于自行其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无序局面。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没有相应的教学时间保证,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程度上成为课外活动的装点和应付检查的装饰,有其名而无其实。
根据现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仅限于特定地区和特定学校,而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是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具有全国性的相对的统一性,这就出现执行相对统一性的学校教学计划与增加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内容的冲突,这种冲突的结果是,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安排上得不到保障,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难免流于形式。
在教学的师资配备上,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专业教师,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与学校教育的专业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关系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挥。
通过学校教育的途经传承、保护、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必然涉及师资力量的配备问题。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中,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师具有知识系统、教育教学技能熟练、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这是民族民间文华传承人所不具备的;故老相传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具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知识、技能、技艺,这是学校的专业教师所不具备的,也是通过普通的培训所难以
上一篇:浅谈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