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笔记(二)(4)

时间:2025-04-30

学的依据。
  考点6:预估的基本步骤
  预估是由系统有序的程序组成的,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向前推进的过程。其基本步骤包括:
  1、收集资料
  (1)个人资料的收集。包括年龄、学历、职业等基本资料;看待问题的主观经验;解决问题的动机;生理、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功能发挥。
  (2)环境资料的收集。服务对象的环境资料包括家庭、亲属、邻居、学校、工作单位以及可以得到的其他资源的系统。
  (3)交互作用。服务对象的问题可能出在他(他们)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上,所以,收集资料的第三个领域是服务对象与其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方面。
  (4)收集资料的方法。
  ①询问。询问主要有3种方式: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②咨询。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以求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有全面、正确、科学的认识。
  ③观察。通过实地观察,可以增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及其社会环境的了解,增加对问题的实地感受,使所收集的资料更丰富和准确。观察有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
  ④家访。家访是社会工作收集资料时常用的方法。在家访中,社会工作者有机会观察服务对象在自然的家庭生活环境中与其家庭和相关社区系统的互动形态,观察和了解到很多在机构会谈中不能发现的东西。
  ⑤利用已有资料。这主要是利用机构已有的服务对象资料、机构转介资料、工作报告、调查研究报告,以及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有关问题与政策的资料等。
  2、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资料与问题
  分析资料的具体方法:
  (1)排列次序。即按顺序和重要性对资料进行排序,将其排列成为在时间上有先后次序的、在逻辑上有因果联系或者有其自身脉络的事件图。
  (2)发现。即识别资料间的关系或形态,发现资料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将零散的资料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有完整的了解。
  (3)识别。识别是指将那些形成问题或者可以缓解问题的因素找出来,进而确定事件各因素间的关系和形态,确定导致问题的原因。
  (4)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即是将所获得的有关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料、直觉及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对需要与问
题的认识,加以整理和组织,形成概念性的认识,去解释问题。
  3、认定问题
  (1)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问题是什么,问题的范围、原因、严重程度及持续的时间。
  2)描述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3)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其社会系统的情况。
  (4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笔记(二)(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