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笔记(二)(3)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离家出走、虐待。那么,从这4种情况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凡是接案时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的处境危险或危急时,均可以实施紧急介入行动,以保证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
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在接案时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科学与高效。社会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情绪情感方面的沟通工作是开启后续辅导工作的一把金钥匙。因此,在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上,社会工作者要把握住3点:第一,先易后难;第二,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第三,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决定先后顺序。其中,第一点先易后难最为重要。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结合实际工作来理解什么是先易后难,哪些工作属于易,哪些工作属于难。而且,在与服务对象共同讨论的过程中,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往往是由服务对象来决定和选择的。考试的时候考生在设计服务方案或者在提出介入策略时,就要注意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先后顺序了。
考点5: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
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1、 预估的目的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2、预估的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
(2)了解服务对象个人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
(3)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及其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动力与能力。
(4)了解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系统的状况。
3、预估的特点
(1)持续性。
(2)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
(3)行动取向。
(4)有可识别的步骤。
(5)渗透了专业判断。
(6)有局限。
4、预估的原则
主要包括个别化、合作、避免片面、避免简单归因、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等原则。
考生在掌握本知识点的时候要把握住2点:一是掌握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何;二是要结合教材《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
级)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内容辅助理解,了解服务对象当前的问题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往往是他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方面出现了问题。在预估问题的时候社会工作者要有一个系统的视野,综合全面地评价服务对象个人及其环境的状况。只有这样,社会工作者预估的问题才会是客观的、为后续的服务计划的制订提供科
下一篇:C15023课后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