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设立数学建模参赛作品(附程序)(17)

时间:2025-04-05

关于清运路线的设计,由以上的质心法模型便可以确定优化后垃圾中转站的位置,而橱余垃圾处理中心的选址方法按照问题一中的模型求解出处理中心的最优选址,据此得到清运的最佳方案。

5.2.2 垃圾运转站位置重新分布后大、小型橱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分布设计

转运站重新分布后大、小型橱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分布设计思想同问题一的

处理方式一样,在此不再复述。

六、模型评价与推广

6.1 模型的评价

6.1.1优点

1). 对于处理中心选址问题,我们建立了恰当的数学模型,即费马定理最短距离三角模型,并结合垃圾运输趟数通过多组距离比较得出最优解决方案,避免了问题的复杂化的同时兼顾了运输趟数与运输距离两个指标。

2). 对于橱余设备的分配我们把复杂因素简单化,抓住两个重要因素即周边各转运站运往处理中心的垃圾量和大型橱余设备数量分配进行分析建立模型。较好的解决了橱余设备的分配问题,简便了模型,为求解带来了方便。

3). 我们把几何覆盖模型运用到垃圾转运站点的选址问题上,有效的解决了近距离垃圾转运站的重叠,从而有效的减少了资金投入。

4) 采用解析几何与数值运算的方法,结合Visual C++6.0准确地对处理中心进行定位计算,避免了繁琐的计算量,以此建立起相当实用而精确的费马原理最短距离三角模型。

6.1.2不足

1).第二问中对于垃圾转运站选址问题,我们所考虑的因素较少,没有考虑到交通因素、占地费用因素、周边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每个地方垃圾量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因此得出的结果不够准确。

2).对于2.5吨汽车的分配问题,由于题中所给的数据有限和未考虑汽车运输时的排队问题,造成汽车分配不够恰当。 6.2 模型的改进

1. 在解决垃圾站点重新设计问题的数据处理时,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将2800人以下的小区忽略了,这将导致垃圾站点的分布存在偏差。如果时间充裕,将所有小区的人数纳入考虑范围内,那么,垃圾站点的分布将更精确。

2. 对重新设计后每个站点的垃圾量的计算,我们还可以考虑多重因素(如人口数量,房间数量,地域因素)。并参照原垃圾转运站收集垃圾的区域以及垃圾量进行差值拟合,用Matlab进行编程,得到每一片小的区域产生的垃圾数量。再以各垃圾转运站运输费用最少为目标,划定各垃圾转运站点的收集范围。最后把各个小区域的垃圾量加和,得出每个垃圾转运站收集的垃圾量。 6.3 模型的推广

本文在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 物流理论,以经济最优化为目标,提出了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的优化方法和数学模

垃圾中转站设立数学建模参赛作品(附程序)(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