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安徽政府工作报告(21)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努力使皖北成为我省加速崛起新的重要支撑。
加快皖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优先安排重大能源项目在皖北布点,着力提升煤电、煤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机、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扶持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拓宽南北结对合作领域,加大市县结对共建力度,培育壮大一批骨干项目,着力促进省内外大企业投资皖北。加快皖北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支持蚌埠、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支持县城和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镇提质扩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
加强皖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和开发利用淮河岸线资源,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县乡公路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中小河流、低洼地以及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试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改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
加大支持皖北政策力度。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增强皖北地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在皖北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皖北地区高风险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革,支持开展农民资金合作组织试点,加大对皖北项目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发展直接融资,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加强职教基地建设和劳动力培训。
(六)巩固提升与央企民企合作水平
继续保持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层次,持续谋划新的合作发展,提升全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
全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抓紧落实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成果,加快项目立项、土地供给、环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前期工作,制定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方案,确保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对于特别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户一议”、“一企一策”。
深入谋划合作新项目。瞄准央企、民企结构调整方向,扩大合作领域,着力在新兴产业培育、企业改革重组、科技创新等领域形成更多合作成果。提升合作发展质量,吸引更多央企、民企来皖投资发展。强化项目滚动开发,建立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
全面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突出招商重点,强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
上一篇:纳税会计第四版练习答案
下一篇:南京临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