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安徽政府工作报告(20)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示范工作,深入推广烧结脱硫、富氧助燃、高效照明等新技术新产品和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燃煤电厂脱硝工程建设及能量回收。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和脱氮改造。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环评审批权限进行更加严格的设定或必要的调整。加大环保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问题突出的区域实行“区域限批”。加快市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补偿。
(四)加速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
今年是示范区建设“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必须加快承接步伐,提高承接水平,着力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和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重点加强开发园区建设。抓好开发园区扩容升级、功能配套和体制机制创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园区。完成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控制区域总体规划,全面拉开起步区建设框架,科学确定集中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健全财税、土地、项目审核等管理体制。落实沪苏浙皖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推进跨省市合作园区共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大幅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围绕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园区定位,加强与境内外各地区的开放合作,创新招商形式,突出大规模、集群式承接,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更加重视产业技术、人才团队特别是研发中心的整体承接。坚持绿色承接,把好投资强度和环境评价关。
着力优化示范区发展环境。加快示范区融资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担保、产业基金等多种金融业态服务功能,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投放。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园区。强化海关、检验检疫等服务功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抓好职业教育和用工保障。进一步优化政务、市场和法制环境。
加快皖江示范区城镇化建设。加大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产业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步伐,把芜湖、安庆等打造成产业层次较高、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皖南地区开放开发步伐,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五)持续加快皖北振兴
皖北振兴事关兴皖富民大业,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大支持力度,激发内生动力,
上一篇:纳税会计第四版练习答案
下一篇:南京临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