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安徽政府工作报告(18)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执行小麦、水稻等最低收购价,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快6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好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和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交易会。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继续实施开发式扶贫,减少贫困人口40万以上。
加强综合水利工程建设。落实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和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实施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等项目,扎实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水阳江、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开工建设300座病险水库和部分水闸除险加固、50条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加快淠史杭、青弋江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危桥改造,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依法保障农民权益,扎实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启动建设新一轮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绿色长廊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190万亩。
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继续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鼓励县域发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组织开展产业集群优势县认定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分类考核,促进县域发展水平整体提升。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支撑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按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推进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
上一篇:纳税会计第四版练习答案
下一篇:南京临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