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安徽地域文化考试解答题(16)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徽州茶叶的销售市场也极为广阔。首先是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自唐宋以来,徽茶已是驰名海内的商品而被行销于全国各地。入清以后,徽州茶商更有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都可见到他们的活动。徽茶在北方销售量极大,至清朝乾隆时期,北京已有歙人经营的茶行7家,茶商字号166家,小茶店数千家。同治时,歙人吴景隆在苏州开设“吴世美”茶店,除在当地经营批发、零售之外,主要是窨制花茶销往山东、直隶一带,每年行销量达30-40万斤。光绪年间,歙人吴炽甫在徽州、杭州等处收购毛茶,运至福州,在自己开设的“同德”茶厂内窨制花茶。花茶制成后,由海道运往天津、营口,分销于京、津及东北各处。他还在北方设立许多茶庄、茶店兼营零售业务。仅北京一地,他就设有“恒瑞”、“存瑞”、“聚星”、“源成”、“德润”、“肇祥”等字号,在张家口、宣化还分别开设了“德祥”等字号。其资本多达200万元,号称歙县南门首富。
苏浙一带是徽州茶商更为活跃的地方。杭州、苏州、上海可以说是徽茶的三大转运站,因此徽州茶商在这些城市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强。苏州的六大著名茶店,全是歙人开设的。早在康熙初年,绩溪的上庄胡氏就在上海设有“胡万盛”茶店。上海著名的大茶庄,如“程裕和”、“汪裕泰”、“程裕新”、“黄山茶庄”、“乾源泰”、“瑞生和”、“胡茂生”等都是绩溪人开设的。
湖广地区消费的茶叶主要来自皖、赣,其次来自苏、浙。徽州茶商在不但把徽州的茶叶大批运往湖广行销,而且还把江西所产茶叶之半数操于己手,行销到湖广地区。汉口的著名大茶庄如“永长春”、“朱谦益”、“四达瑞”、“瑞生泰”、“胡祥茂”、“春茂永”等都是徽人经营的。
五口通商以后,华茶外销量大增,使徽州茶商一度保持着继续发展的势头。这时上海、福州、汉口已成为外销茶的三大市场。上海是茶叶外销的最大市场,苏浙皖三省的茶叶大都运集于此,销往欧美各国。光绪时,歙县知县何润生在其《茶务条陈》中称,徽州六县所产之茶“内销者不及十分之一二,外销者常及十分之八九”。
光绪中叶以后,由于洋商的压价收货、清政府的苛捐杂税以及印度、日本等国茶叶竞争力的加强,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越来越不景气,徽州茶商也随之而一蹶不振了。
46、请介绍徽商在木材业经营的具体情况。
在徽州六县之中,以婺源人最重视木材业的经营。婺源木商不但人数多,而且财力雄,是徽州木商的一支劲旅。徽州木商的崛起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一是木材市场的扩大,为徽州木商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其二是徽商本身具备经营木材贸易的有利条件。
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绍济的发展,城市日趋繁荣。尤其是长江下游的苏浙一带地方,城市发展最快。城市的繁荣是与城市建筑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建筑,无一不是大量木材构建起来的。另外造船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木材。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贩运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当时的商品运输主要是靠水运,木材市场的扩大为木商的活跃提供了条件。徽州商人之所以能够成
上一篇: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下一篇:高考社科类阅读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