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五十年(9)

时间:2025-07-11

汉语拼音历经五十年的路程

。同时,在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中,它也开始发挥作用,全国形成了拼音扫盲的高潮。

汉语拼音易学易记,用它给汉字注音,群众的学习热情高涨,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拼音识字的典型。

拍摄于1960年的一张照片里。陈毅、吴玉章接见了来京参加十省市注音识字展览会的代表,留下了这张合影。

在这些代表中,有五个人来自同一个地方,程淑欠、程宽牛、陈儒英、吴建生和他的母亲俞冰如。他们代表着当年“拼音识字”运动中一个名震全国的地方——山西省万荣县。半个世纪的时光流逝,他们都在哪里?汉语拼音使他们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下)
山西省万荣县位于山西省南部,地处黄土高坡,十年九旱,刚建国时,全县80%以上的人是文盲。

这是万荣县的青谷村,50年代它被誉为“全国汉语拼音推广的一面旗帜”。村子里的标语让人依稀回到了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

农具上写上了拼音,教室挤满了群众,夜里学习的声音让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村庄显得更加宁静。

刚学会汉语拼音的小学生成立了扫盲队,挨家挨户地辅导老乡们的学习。

汉语拼音是按照普通话的发音为汉字注音,因此它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五十年代的青谷村已经有了“小北京”的称号。

“汉语拼音好办法,一树开下两朵花,一朵摘掉文盲帽,一朵学会普通话”。到1959年底,万荣县21万人中,有14.4万人投入到汉语拼音和普通话的学习热潮中。

196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万荣县注音识字的经验是我国文化革命中一项很重要的创造,应当在全国迅速推广。”万荣县的文教英雄们开始在全国进行汇报表演。

这张照片就拍摄于这个时候。

吴建生现在的身份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她与汉语拼音这个儿时的伙伴结缘一生。

如今富裕起来的青谷,文化气息十分浓厚。一个周末的下午,来到青谷小学,安静的校园令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时间流逝,人也老去,但那些激动人心的学习声永远都会响在耳边。

青谷村这样的村庄在全中国千千万万,汉语拼音推广的五十年中,对中国人的影响远不是数字所能传达的。

《小学生拼音报》是现在唯一一份以拼音命名的报纸,伴随汉语拼音
方案的颁布,它也整整发行了五十年。一般人看来的小儿科,在这些报人的眼里,却是影响中国人一生的知识。

陈儒英,《小学生拼音报》的创办者之一,也与当时的文教英雄们一起出现在这张照片上。

2001年1月1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

汉语拼音五十年(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