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19)

发布时间:2021-06-07

生理学

(2)回返性抑制:中枢神经元兴奋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这种抑制称为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例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沿轴突到达骨骼肌发动运动,同时,冲动经轴突发出的侧支兴奋与之构成突触的闰绍细胞;后者兴奋时释放甘氨酸,回返性抑制原先发动运动的神经元和其他同类神经元(图10—11右半)。其意义在于及时终止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或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

2.突触前抑制 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在中枢内广泛存在,尤其多见于感觉传人通路中,对调节感觉传人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如图10—12所示,轴突末梢A与运动神经元构成轴突一胞体式突触;轴突末梢B与末梢A构成轴突一轴突式突触,但与运动神经元不直接形成突触。若仅兴奋末梢A,则引起运动神经元产生一定大小的EPSP;若仅兴奋末梢B,则运动神经元不发生反应。若末梢B先兴奋,一定时间后末梢A兴奋,则运动神经元产生的EPSP将明显减小。目前认为有三种可能的机制:①末梢B兴奋时,释放GABA作用于末梢A上的GABAA受体,引起末梢A的cl一电导增加,膜发生去极化,使传到末梢A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时程缩短,结果使进入末梢A的Caz’减少,由此而使递质的释放量减少,最终导致运动神经元的EPSP减小。②在某些轴突末梢(也如图中的末梢A)上还存在GABA。受体,该受体激活时,通过耦联的G蛋白,使膜上的钾通道开放,引起K’外流,使膜复极化加快,同时也减少末梢的Ca。’内流而产生抑制效应。也可能有别的递质通过G蛋白影响钙通道和电压门控钾通道的功能而介导突触前抑制。③在兴奋性末梢(也如图中的末梢A),通过激活某些促代谢型受体,直接抑制递质释放,而与Car’内流无关,这可能与递质释放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对末梢轴浆内Ca。’增多的敏感性降低有关。

如前所述,某些神经元(尤其是大脑皮层神经元)的GABA.A受体激活时,可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而在突触前抑制中,GABA作用于上述末梢A上的GABA。受体时,末梢膜却发生去极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大多数细胞,如感觉神经元、交感神经节细胞、内皮细胞、白细胞、平滑肌和心肌细胞等,细胞内c1一的浓度较Net'nst方程式计算出来的数值为高,换言之,Cl一的平衡电位(Ea)较细胞的静息膜电位(Em)为小(指其绝对值),提示Cr的跨膜转运,除被动转运外,还存在主动转运。尽管迄今为止尚未在任何细胞中发现c1一的原发性主动转运系统,但已证实上述细胞的膜上存在多种Cr的继发性主动转运系统,如Na’一K’一2C1一同向转运体、cl一一}{CO_3交换体等,这些转运体和交换体具有向细胞内转运Cl_的作用,因而可造成细胞内C1一的蓄积。在静息状态下,由于C1一并非处于电化学平衡状态,而是受到一个由膜内流向膜外的驱动力,因此,一旦氯通道开放,将产生c1一外流(内向电流)而发生膜的去极化。但是,”有些神经元(如大脑皮层和前庭外侧核的神经元)细胞内的a一浓度较Nemst方程式计算出来的数值为低,换言之,E。,较E。为大(指其绝对值)。这是因为在这些神经元膜上有一种K’一Cl一同向转运体的亚型,后者可利用膜内外K’的浓度梯度而促进C1一外排。当氨通道受GABA、甘氨酸等递质的作用而激活开放时,则产生Cl_内流(外向电流)而使膜发生超极化,从而形成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3.突触后易化 突触后易化(postsynaptic facilitation)表现为:EPSP的总和。由于突触后膜的去极化,使膜电位靠近阈电位水平,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出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1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