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复习题(3)(6)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河南工业大学,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
E、油碱比配与混合:由于油-碱液两相密度差异大,是不易形成乳化状的
非均态反应,因此需要提高混合强度。
离心机的应用及特点:(1)脱胶,脱皂,脱蜡,水洗等油脂精炼过程。(2)工艺结合优良,可满足多种油品、工艺需要。(3)下进料方式,进料缓和,顺流,乳化最少。(4)进油压力要求低,出油用向心泵,省出油泵。(5)重相出口有CentriZoom,可提高分离效果。(6)具有大排渣和小排渣,排渣量可调节。(7)运转平稳,噪声低,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
(8)能够在防爆区域内使用。(9)操作/维护方便。
蒸馏脱酸法:
1.蒸馏脱酸机理:游离脂肪酸蒸汽压远大于甘三酯蒸汽压,在高真空下水蒸汽蒸馏脱除,与脱臭同时进行。
2.特点:(1)工艺流程简短;(2)节省辅助材料(3)避免中性油皂化和夹带损失;(4)避免废水的产生;没有废水污染。(5)精炼得率高:产品稳定性好;(6)直接获得精制粗脂肪酸;(7)但要求脱胶彻底。 油脂脱色方法:1)吸附脱色(2)加热脱色:(类胡箩卜色素对热不稳定,经氧化能变成无色物质)(3)氧化脱色(4)化学试剂脱色
脱色工段作用:(1)脱除色素 (2)脱除微量金属离子(3)脱除残留皂粒、胶质(4)脱除部分臭味物质
(5)脱除有毒物质,多环芳烃和残留农药、氧化产物等
油脂的脱色目的:(1)改善油脂色泽;(2)使油脂达到不同产品等级的要求;(3)力求最低的油脂损耗,最低的副反应。
取决于成本、活性、油脂残留三个因素的平衡油脂工业吸附剂应具备条件:(1)对色素吸附力强(2)吸油少(3)化学性质稳定,不对油脂产生不良作用 (4)方便使用,易与油脂分离
(5)来源广、价廉、使用经济
影响吸附脱色的因素:1.油的品质及前处理:(1)油脂中色素的成分;(2)残留胶质及悬浮杂质量。2.吸附剂的质量和用量:(1)吸附剂的种类;(2)吸附剂用量;占油重的0.2—3%;
(3)吸附剂的含水量;水分应控制在4-7%。3.操作压力:(1)脱色伴有热氧化副反应;(2)不同操作压力下呈现出不同的脱色效果;(3)饱和程度低的油脂适宜在减压状态下脱色;(4)活性度较低的吸附剂宜在常压下脱色。 4.操作温度:(1)操作温度决定于油脂品种,脱红色较脱黄色高。(2)操作温度取决于操作压力,105℃-110℃(3)操作温度取决于吸附剂品种,最低温度75-85 ℃。棕榈油、含类胡箩卜素多,采用150-170 ℃。(4)温度高会造成油脂回色及酸价升高。 5.脱色时间:(1)在最高温度下的脱色时间决定于吸附剂与色素间的吸附平衡;(2)过长的时间,脱色速度明显缓慢甚至造成回色,共轭化,油脂带异味等。(3)正常时间:10-15min可满足脱色的要求。
间歇式脱色工艺:(1)待脱色油的前处理:脱胶、脱酸;(2)油脂除氧及脱水:加热油至85-90℃,残压
6.7-2.7kPa,时间30min;(3)添加吸附剂:真空吸入,避免吸入空气;(4)脱色过程:添加吸附剂后,
上一篇:2011中级经济师基础第26讲
下一篇:工程建设项目廉政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