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复习题(3)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河南工业大学,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复习题(三)
油籽散落性1.定义:油籽散落程度,也称流动性,由油料内各组份之间的磨擦力决定的。用静止角、自流角表示其大小。2.影响散落性大小的因素:a.颗粒形状和大小 b.油料含水和含杂量c.贮藏时间长短 d.破碎的程度
自动分级1.定义:油料在振动和流动过程中,油籽发生重新分布,同类型油料集中于一起的现象。油籽自动分级是油籽散落性和不均匀性必然结果。2.影响自动分级的因素:a.料堆各组份的散落性 b.料堆各组份的多c.料堆中各组份的含水量3.自动分级的意义a.检查油料质量b.使筛选效率增高c.使抽样化验不准 d.造成局部霉变发热e.造成生产工艺的不均匀性
平衡水分的意义a.水分的自调节作用,物料含水一致。b.确定湿润或干燥的工艺。c.确定长期贮藏的条件、温度和湿度。d.根据吸附性能,进行气体贮藏。
油籽的后熟作用:油籽离开母体植物后,继续发生生理上的成熟过程,称之为后熟作用。
结露:料堆某部分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使料堆 孔隙中所含水汽量达到饱和状态,水汽在油籽表面凝结成小水滴的现象,此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油料的储藏技术:一、干燥储藏技术;二、通风储藏技术;三、低温储藏技术;四、密闭储藏技术;五、气调储藏技术;六、化学储藏技术。
油料中的主要杂质来源:A、收获:植物的根、茎、叶,泥土,瘪粒等B、运输:设备和包装部件,人为因素;C、贮藏:霉害,虫害的油籽油料一般含杂1∽6%,最高10%
杂质的分类:1.有机杂质:根、茎、叶、皮、壳等(这类杂质体积大);2.无机杂质:泥土、砂料、石子等(这类杂质体积小);3.含油杂质:病虫害粒、瘪粒及异种等;4.金属杂质:铁钉、螺栓等。
油料除杂的目的(1)利于贮藏和运输:有机杂质发霉,占仓库体积,阻塞设备,污染环境;(2)减少油份损失:提高出油率;(3)提高油脂和饼粕质量;(4)增加设备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磨损;(5)避免生产事故,防止污染环境;(6)提高加工工艺效果。
油料除杂的方法及原理A、利用油籽和杂质在线性尺寸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例:筛选除杂。B、利用油籽和杂质的比重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例:水选。C、利用油籽和杂质气体动力学性质差异进行分离;例:风选。 D、利用油籽和杂质机械强度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离;例:碾磨,撞击,水溶。E、利用油籽和杂质的导磁性能的差异进行分离;例:磁选。
比重去石方法 :1.干法去石:借助风力和机械力使物料产生不同的加速度,而将油料中各组份分离;2.湿法去石:水选的方法。比重去石的特点:1. 去石效率高;2. 动力较小;3. 结构复杂;比重去石方法还可以用于去石和仁壳分离。
并肩泥(石):定义:形状、大小和油籽相近,比重和油籽无明显区别的泥块(石块),称之并肩泥(石)。除“并肩泥”的方法和原理:并肩泥和油籽在机械程度、弹塑性和水溶性上有较大的差别。1.干法除并肩泥:碾磨、撞击;2.湿法除并肩泥:水洗;3.比重去石。
上一篇:2011中级经济师基础第26讲
下一篇:工程建设项目廉政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