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复习题(3)(5)

时间:2025-04-07

河南工业大学,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

阀门和泵的密封;5.有漏必堵;6.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素质。

1.油脂精炼的目的:A、除去杂质;B、提高产品质量;C、利于安全储存。

2.油脂精炼要求:A、确定油脂精炼深度;B、组合精炼工艺合理;C、减少中性油和有益成分的损失;D、有利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E、降低能量消耗。

3.油脂精炼方法:A、机械方法;B、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

胶溶性杂质的危害:(1)影响油脂稳定性(吸湿水解);(2)影响精炼工艺效果(如引起乳化、增加脱色剂的用量、脱臭后回色等);(3)影响油品的应用(加热时起泡末)。

脱胶方法:(1)水化脱胶(2)酸炼脱胶(3)吸附脱胶(4)热聚脱胶(5)化学试剂脱胶。

电解质主要作用:A、中和胶体分散表面电荷,使胶体质点凝聚。B、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变成水化磷脂。C、(明矾)助絮凝剂;且吸附油中色素等。D、螯合、钝化并脱除微量金属离子E、促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量。当油脚作食用磷脂或药用磷脂时,不能加磷酸。

间歇式水化脱胶工艺

软水

过滤毛油→预热→水化→静置沉降→分离→含

水脱胶油→干燥(脱溶)→脱胶油 富油油脚 油脚处理 回收油

酸炼脱胶机理:硫酸使蛋白质、粘液质等胶杂变性和树脂化,从油中析出;硫酸使胶质发生水解;硫酸使色素发生磺化或酯化对油脂脱色;硫酸作为强电解质,中和乳浊状和胶质的

电荷,使它们发生凝聚或絮凝。

酸炼脱胶操作:1.浓硫酸法2.稀硫酸法

碱炼脱酸的特点:(1)脱杂范围广:具有脱酸、脱胶、脱固杂、脱色等综合作用。(2)适应性强:适宜于各种油脂的精炼。(3)精炼损耗大:中性油皂化及皂脚中夹带油造成精炼损耗较高,耗碱,碱炼后水洗产生废水。

碱炼脱酸过程:(1)非均态界面反应:脂肪酸与碱液接触时,脂肪酸亲水基团定向围包在碱滴的表面,进行界面反应。(2)扩散作用:界面反应使油-碱滴界面形成皂膜。皂膜里的碱滴由于浓度差,不断扩散到皂膜外层,逐渐形成较稳定的胶态离子膜。(3)皂膜絮凝:结构松散的皂粒吸附粗油中的胶质色素等杂质,并在电解质、温度及搅拌作用下,相互吸引絮凝成大的胶团即“皂脚”。

混合油碱炼的特点:A、中性油皂化机率低;B、皂脚夹带中性油少;C、精炼得率较高;D、有利于油脂品质的提高;E、设备均要求密封和防爆。

影响混合油碱炼的主要因素:A、混合油浓度:适宜的混合油浓度一般为40%~65%。

B、碱液浓度及碱量:碱液浓度较常规低,一般为 18~26°Bé。C、用碱量中的超碱量高:

通常为油量的0.25 %~0.45 %。D、操作温度低:中和温度一般为50~60℃,分离温度为40~45℃。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复习题(3)(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