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7)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再贴现产生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足.因此再贴现率政策是一种被动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但在电子货币条件下。资金的流动性不足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电子货币来解决暂时性的资金短缺:另一方面,由于货币与资本之间转化变得相当容易.如果商业银行申请再贴现的成本较高.它完全可以通过迅速出售债券等其他途径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再贴现率政策效用的强弱完全取决于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的依赖程度。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的依赖大幅减弱.再贴现政策对调整货币供给的作用也会降低。
2.3公开市场业务
首先,在电子货币大规模流通的环境下.银行利率的变动将变得十分敏感.货币资金将随着利率的变动迅速转移。追逐更高收益的状态.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时间被大大缩短.对货币供给的调节更为迅速。其次.金融创新强化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力.使得金融机构在补充流动性资产或进行资产组合调整中日益依赖公开市场操作.并积极参与市场买卖.这在客观上配合了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金融市场创新和工具创新吸引了各微观经济主体对各种经济信息、动态和金融市场行情的关注.有利于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布明确的信息.也有利于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微调。
作为“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职能来影响货币供应量、银行信用规模、超额准备金、利率等中介指标,实施货币政策,实现其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宏观经济领域的调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