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时间:2025-07-13

对于不同的人对电子货币有着不一样的定义,普遍认为电子货币是以电子形式储存传统货币于消费者持有之电子设备中,并以现行货币单位计量之货币价值,作为储值或预付工具。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当实施货币政策时,必然要按照流动性的高低对货币惊醒层次的划分。电子货币必然会干扰传统的宏观货币需求和供给,一国央行需要将电子货币纳入货币政策制定的过程中。

1、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

1.1电子货币对利率的影响

电子货币的大规模普及会增加货币的供给,从而给利率水平造成下降的压力,利率的形成机制更加复杂。首先,货币电子化提高了整个货币体系的电子化水平。中央银行甚至公众都将能更容易得到各种利率资料,从而增强了利率的可测性。其次。电子货币的普及提高了整个货币体系的效率,缩短了中央银行政策传导的时间.市场参与者会对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等干预政策更敏感.从而增加了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可控性。再次,电子货币将使利率等价格信号性指标更有效率。质量更高,从而增强了利率的相关性。

由于利率是市场运行的结果.电子货币的大幅使用将增强市场的效率和竞争水平,提高了利率作为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性。可以肯定在金融创新与电子化、金融放松管制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下.利率等价格信号性指标变得越来越重要。

1.2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