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3)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增强了商业银行调节资金头寸的能力。商业银行可随时通过各种渠道方便快捷地获取资金来源来满足流动性的不足。这样,在资金来源有可靠保证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就没有必要通过保留大量超额准备金来应对流动性的不足。
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首先,从可测性方面来看。电子货币造成存款准备实际缴存率的下降,商业银行为回避准备金的束缚,增发电子货币,这样导致中央银行无法测定准备金的实际规模,给分析和判断带来困难。其次,从可控性方面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主要是吸收存款、自有资金、金融市场上筹措和从中央银行借入4种,在电子货币大规模流通后,商业银行自有资金变动相对不大,从中央银行借款变少,虽也能为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但是中央银行以往依靠基础货币的投放来控制商业银行从金融市场上的筹措规模的方法将会逐渐失灵。电子货币为商业银行拓宽了筹资路径,而且削弱了基础货币的控制作用。另外,电子货币减少了超额准备金规模,中央银行利用政策工具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能力被削弱了。再次,从相关性方面看,电子货币造成存款准备金实际缴存率的下降,使得存款准备金并不能准确反应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准备金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减弱。
1.4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基础货币=通货+法定存款储备+超额准备
首先,电子货币的使用必然使流通中的通货数量减少。央行产生以来,通货的发行是由央行垄断的,而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