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4)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这种垄断。随着电子货币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在未来当电子货币作为新的货币形式加入到基础货币行列时。则可能使得基础货币虚拟化。电子货币的发展减少了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将呈下降趋势。
其次,关于法定存款储备对于央行发行的货币。各国对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都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对于电子货币余额是否要求一定比例的法定准备。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大多数国家对电子货币余额无准备金要求.但也有一些国家,如日本,则要求发行者缴纳相当于其发行的电子货币余额的50%的准备金。但总的来看,电子货币有减少法定准备的趋势。因此这将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
伴随着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及快速发展,传统的货币层次划分逐渐模糊,因此,将货币供给总量再作为中央银行调控的中介目标,就很不合适。在当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最终实现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到利率的转变。同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加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在保证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有一定控制权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将存款利率全国统一的做法改为只规定上限,在这个限度内由市场决定利率。对于贷款利率,可制定基准利率和最大浮动幅度,由各地区根据当地金融情况决定浮动幅度的大小。
2、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2.1法定存款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