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全册课文人民教育出版社(6)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是:a.“八千多个日子”是指作者从1898年出生到写作本文的1922
年,一共是24年,八千多个日子。b.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上
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c.“溜”
“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非常快。d.“我不禁头涔涔而
泪潸潸了”,可以体会到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
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
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
②指导朗读:a.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b.教师可适时范读,读后请学生评价,
教师可联系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好本段。
第二课时
一、继续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
(1)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
学生以读代答――“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
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
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闪过了。”
(2)体会写法: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
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②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
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
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3)导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
(4)教师小结: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把时间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
西来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而且来去匆匆。
二、读写结合,学生练笔
1.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的时间
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
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
格。
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
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
(过渡)面对“逃去如飞”的时光,作者不禁想到“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自己能做
些什么,于是一连串的问题倾泻笔端。
三、试答追问,延伸拓展
1.学习体会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
生读书问答。
(2)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
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
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3)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
的走一遭?(联系朱自清写作本文时的年龄和一生的成就感受体会)
上一篇:素描线条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一个普通投资者的程序化交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