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8)

时间:2025-04-29

从而影响对结果的解释。

三、论述题

15.荀况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价值何在?

【答案】荀况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诸子思想的综合者,以唯物主义哲学观作为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但这种唯物主义哲学观又是不彻底的,但总体来说其是积极进步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荀况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作为荀况教育思想理论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宇宙问存在着客观规律。他批判地吸取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思想,否定了“主宰之天”

,以“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否定了鬼神怪异的存在,和“意志之天”

发挥了无神论思想。他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并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的思想。指出人对自然界不是顺从敬畏,而是进行斗争,不为莱亡”

使天地万物为人所控制和利用,人定胜天。

②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荀子对唯物主义认识论有重要贡献,他抛弃了道家的不可知论,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他认为人的认识器官包括感官和心两个部分,耳、目、口、鼻和形体叫

,各自接触外界而得的感觉,这是“闻见之知”;心在体内,总管五官,它根据五官接触“五官”

外界所得的闻见之知进行审察,以认识事物的真相,叫做“征知”。荀子肯定知识的来源是感官接触外界,经过心的审查,分析异同,做出结论,才可谓真知,荀子把“行”作为检验“知”的标准和“知”的最终目的。

不过荀子有时过分强调“心”的作用,认为“心”似乎是绝对自主的。特别是他把“心”与“君”联系起来,在于强调“君”的作用,己经离开认识论的范畴,不得不与其认识论的其他命题发生矛盾,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③性恶论。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孔子说:“性相近

,荀子则强调“习相远”而发展为“性恶也,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相近”发展为“性善论”

,他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性善论与性恶论从本质上说都是唯心主义的,都论”

是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来衡量善与恶。不过,荀子的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是有进步意义的,

在否定孟子的“良知”、“良能”说上具有更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在教育理论上有更积极的意义。

(2)荀子教育思想理论基础的价值

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对他的教育思想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①荀子从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性恶论出发,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首先,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同时又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把这种个人努力学习称为“积”“积靡”。同时他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