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20)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15、贝多芬的具体写作手法如节奏、力度、和声、调性、配器等有哪些特点/
答:在音乐的具体表现手法上,贝多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展开的手法,又吸取莫扎特旋律的深情,而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节奏上频繁的变幻,切分和休止所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夸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等,构成了贝多芬那种强烈的感染力量和宏篇巨制的气魄。在配器上,他显然受到法国大型器乐曲的影响,重视发挥铜管、木管的作用。乐队的编制和表现力也明显超出海顿、莫扎特时期。
16、贝多芬的三部著名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
《第九交响曲“合唱”》
17、歌剧作品:《费德里奥》
第六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1、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情绪:着力表现个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观的体验。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情感的爱情主题,倾心与带自传性的、不满现状的忧郁孤独着的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也更强调主观色彩的印记。
2、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旋律:旋律优美,富有激情,抒情性大大加强,乐句结构的伸缩性也很大,在民族音乐中旋律带有民间特色
3、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节奏:灵活多变,采用弹性节奏,在规范的节奏范围内可自由变化。
4、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调式:大小调体系,以调性音乐为主,由于半音和声及远关系转调的频繁运用,已有调含混之感。民族乐派采用民族调式进行创作。
5、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织题:以主调为主后期重视复调手法。
6、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和声:和声是重要的表现手法,在功能和声的基础上加强了色彩的变化。更多使用不谐和和弦。
7、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乐队写作:配器手法迅速发展,作曲家们探索各种乐器组合的可能性,力图取得绘声绘色的效果。同时力度的强弱对比,速度的缓急变化等等,更是多种多样,形式结构也不断趋向自由。追求音乐的微妙性、独创性、开拓新的演奏技巧。
8、 浪漫主义时期新的音乐体裁:特性乐曲:前奏曲、夜曲、叙事曲、狂想曲、无词歌、间奏曲。
标题音乐、艺术歌曲、交响诗。
9、 标题音乐(proframme music)——用标题来统帅交响乐创作的整体构思,用详细的文字说明来昭示戏剧性的情节,并与音乐发展的线索紧密结合。作品中的固定乐思(主导动机)具有明确的形象意义,成为陈述故事性内容的重要手段。
10、纯音乐(absolute music)——浪漫主义时期不加任何标题的音乐形式。
(一)浪漫主义时期西欧国家的音乐
上一篇:用非线性电路研究混沌现象-1
下一篇:统计简答题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