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11)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7、 通奏低音——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的乐谱低音声部,表上明确音并表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和和声,而该和弦的排列有演奏者自己选择,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的分离感,也是数字底音的主要表现。
8、 巴罗克时期的织体: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它是建立在和声基础上的对位,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用主调织体。
9、 巴罗克时期的乐队结构:弦乐、管乐演奏音乐的旋律声部,古钢琴奏出通奏低音。
10、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体裁: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格局、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
器乐: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变奏曲、奏鸣曲、组曲、赋格、协奏曲。
(一)歌剧的诞生和早期歌剧
1、 歌剧诞生于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2、 歌剧前身的音乐形式: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仪式剧、宗教的神秘剧、奇迹剧、文艺复兴时期的幕间剧和田园剧。
3、 幕间剧是插于戏剧幕间的短剧,有精心安排的音乐;田园剧常以神话故事为题材。
4、 《达芙尼》是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有里努契尼作剧,佩里作曲。取材于希腊神话。
5、 《优丽狄西》是现存第一部歌剧,有里努契尼作剧,佩里作曲。取材于希腊神话。
6、 最早的歌剧中的音乐形式:歌者的歌唱近似说与唱之间,是一种宣叙调般的旋律;伴奏被减缩到最低限度,仅用键盘乐 器和低音弦乐器演奏,以通奏低音的形式支持旋律。
7、 蒙特维尔第奠定的歌剧形式:从音乐的戏剧性出发,自由的运用风俗性或复调性的独唱、合唱、冲唱,并大胆使用当时被视为过于尖锐的和声手法(二度、七度和弦)以增强情绪表现。蒙特维尔迪也是第一个主意到用管弦乐队来为歌剧伴奏的作曲家。它基本上确立了早期乐队的编制,最早运用了弦乐的震音和拨弦奏法。歌剧的结构在它的作品中初步定型: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二重、三重)、合唱、管弦乐队及舞蹈综合在一起。
8、 蒙特维尔第的代表作:《奥菲欧》、《阿丽安娜》
9、 十七世纪威尼斯歌剧的代表人物:卡瓦里、切斯蒂
10、十八世纪意大利那波里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A. 斯卡拉蒂
11、那波里歌剧的特点:处理戏剧和音乐以及两者的关系上已高度程式化,即用宣叙调展开剧情,音乐表现则集中于咏叹调。当时的咏叹调已固定采用ABA的反复三段体,采用美声唱法和着重歌手技巧的咏叹调成为人们关心的中心。声乐水平空前发展,加强了歌剧音乐的主调风格。这种单纯追求美声以至后来发展为只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倾向。
12、反始咏叹调:又称反复三段式咏叹调,结构为ABA第一段提示主题,抒发基本情绪;中段或发展第一段主题,或出现新的对比性材料;第三段重复第一段,常加上种种即兴的装饰因素,为歌手提供炫技的机会。
上一篇:用非线性电路研究混沌现象-1
下一篇:统计简答题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