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分析(9)

时间:2025-04-30

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来看,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实力。为了能尽快摆脱困境,这些国家和地区普遍实行了“高增长、低福利”的发展战略,只有把蛋糕做得更大些,每个人才有可能分得更多些。由于其历史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个人和家庭在社会福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低税收、低福利的特点。他们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价格优势,采取出口导向型的战略,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种相对低的福利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一个成功的经济成长政策应该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建立一套有益于劳动力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的制度体系,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和程度时,就应该重视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忽视和有意降低社会保障水平,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率,同样也会导致社会经济不平衡。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使得东亚经济奇迹的神话破灭,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职业,依靠低水平的社会保障根本不能维持生计。失业和养老问题日趋严重,拖累了经济恢复与增长。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改革与调整势在必行。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制度设计和水平也各不相同,表现在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结果方面也不相一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人们对未来社会和经济产生了过于乐观的估计,认为生产资源是无穷尽的,经济可以保持长远的持续增长,福利也会不断增加。但是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社会保障制度也陷入了困境,这一切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保障在很多方面阻碍了经济增长。可能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是为了维持高标准的保障水平,必须要征收高比例的税收,而高税收容易导致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分析(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