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分析(3)

时间:2025-04-30

为代价。按照这个观点,社会保障作为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多年以来,经济学家研究一系列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的产出主要是由资本和劳动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增长理论认为,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还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这使人们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了更多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学者认为福利国家采用了社会保障并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悲剧性的结果;还有部分研究还表明了不可知的结论(Agell,Lindh和Ohlsson,1994),即经济增长与公共部门的规模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联系。为了理解可能存在的相关性,首先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分析。

在一些以福利经济学著称的经济学中,存在着效率与分配体系之间的最令人满意的协调。效率也即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来达到,在这个市场中所有的消费价格反映生产的边际社会成本,所有要素按照相应的边际生产率取得回报。但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不能保证公平也即收入和消费在个体之间的分配,而必须依靠正义感支持,尽管市场的竞争力可能使之趋向于平等,但是在缺乏再分配体制的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下,生活是非常不公的。因此,这样的市场体系完全不利于再分配。

再协调背后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转移支付发生的收入再分配。这个再分配体系只是从效率的角度来说有着明显缺陷的收入税的代名称,其他任何一揽子的收入再分配体系在实践上的基础也出现相似的问题,对收入、财富、消费征税可以被设计为使生活水平趋向平均,但是往往又会陷入价格扭曲和效率损失。这些损失越大,边际税率越高,因此产生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社会保障确实包含人们之间系统的再分配,但是社会保障并不主要是不同个体之间再分配的主要体系,很大程度上还是对人的一生的收入或个体在不同状况下的收入的再分配。因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分析(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