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尔禅 简介(8)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格不人的同时,农禅的僧侣们也日益享受着他们凭借自己双手创造出的“桃花源”。
山野中自由僧侣们恬淡、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场景,他们能给人以方便的“无念”.与“倾悟”,以及他们内省的精神自疗法和潇洒的超脱.使得那些一直饱受名教束缚和官场倾轧的士大夫阶层,蓦然产生了悠然神往之情.在清净无垢到自然适意的递进过程中,那种对心灵的追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具有“慧根’的士人。而且,禅宗本身特有的叱佛责祖的犀利批判精神.也越来越受士人所青睐.于是乎,士大夫们争相仿效跟风,追随禅师.遁人山野寺院,钻研经书典籍,去揭批人间的世事人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这种中国士人骨子里的老庄主义,最终与禅宗的山林田园主义合流。中国的士大夫,终于在老庄以外又找到了一条安全的、舒适的避世自欺之路。
禅宗虽然是宗教,但是它具有鲜明的,建立在无常观念基础上的怀疑主义哲学体系。由此衍生出来的广具神秘主义的禅语机锋,更让自诩为智识阶层的士大夫心仪、兴奋不已。
禅宗的活泼,又化解了士人心中此岸与彼岸以及世俗与神圣的尖锐对立,使得文人士大夫在信仰之外拥有了某种非常超越姿态的精神世界,也使得他们日常生活的情趣大为生色,至于禅宗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间扎根极深。回顾过后,我们可以发现:禅宗,一直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南北朝、隋唐、五代的禅宗,还是流民阶层的“农禅”为主流;而两宋时代的禅宗,就振衣抖袖,变成了文人士大夫书橱中的高级精神治疗剂。
正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氛围中,禅宗才那么悠远绵长地流传着,才把农民和士大夫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群,拉到同一口皇皇大钟之下.
元代而后,由于统治阶层处心积虑地加强控制,专制的阴影日益厚重,无论是农民还是士大夫,都越来越丧失精神独立性,作为特立独行的禅宗,自然也随之日益沦落。所以,给我们精神以极大愉悦意义的禅宗,其实应该属两宋时代的经过艺术加工的文人禅。
当沉重的信仰,变成了潇洒的生活哲学,人生,也就变得温情脉脉而且好玩了。在看似玄奥的机锋话语中,在谜语一样的譬喻和场景设置中,禅宗,随之时代的变化,它的意义式也在不断变化,让人觉得越来越亲切,最终融化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血液之中。
至今,禅宗仍然塑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
7.怯怯地发问之七:“禅”的基本要义是什么?
禅宗的宗教哲学,汪洋恣意,上通下达,绝非仅仅是公案故事中那些禅师们让人会心一笑的话语和机锋。
说到禅宗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尤属《大乘起信论》独特。
这本禅宗典籍之所以有名,在于它在宣扬出世追求同时,又温情脉脉,大力体现了随俗人世的高远不羁的情怀。高妙不可企及的天国,完美地展现于人们内在的心灵之中,这部化名“马鸣菩萨’所作的禅学巨著,达成了印度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巧妙结合。《大乘起信论》,可称是凝聚了《华严经》、《楞伽经》、《涅槃经》等佛教‘如来藏’思想的精华,它发展了印度原有的空、有二宗,认为染净同于一心,宣扬“心性不二”。在方法论方面,《大乘起信论》利用“一体二面”等中国哲学理路通过体、相、用的不二关系,沟通了生灭变化的现象与永恒真理,揭示出“在世”与“出世”的二面,由此克服了印度空、有二宗的各自局限性,创造性地提炼出“心性本觉”的学说。
这部禅宗著作,为佛学的“中国化”,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境地。
上一篇:师德师风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提高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