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5)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表3 体验领域教学目标的水平划分
(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形式。教学目标的叙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考虑教学目标的阶段性,避免同终结性目标相混淆。在确定教学课时目标时,必须立足于两个观念,一是只有通过一个一个的课时,最终才能达成学科教学总目标;另一个是每一个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经过多个课时的教学,几次重复,几次深化才能达成。
2)必须考虑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有差异的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不应过分强调统一性,不同班级、不同学校传授同一课时时,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课堂评价也应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不同标准的评价。
3)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主体不是学生。
4)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2.划分课时,组织教学内容
(1)划分课时,设计教学时间。划分课时是以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数为依据,并考虑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可教可学的单位。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容量适当、知识相对完整。
(2)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是教学过程中信息编码、传输、接收与反馈的对象。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教学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主要 矛盾。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展开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处理。知识点是教学活动中传播知识信息的基本单位。教学中要明确每课时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组织好各知识点呈现的次序,使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
教学中应突出重点,重点内容的确立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重点知识展开,要确保重点知识的落实,可将重点内容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难点知识的学习,可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分散难点,扫清学生理解的障碍,使抽
上一篇:急诊腹痛的诊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