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悲剧情节(15)

时间:2025-05-14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清了批评家们乏味的谴责和学究式的唠叨之愚蠢与荒谬。”4安徒生在社会上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生活上的不被人理解,使他在后来的童话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长期以来产生的心理感受,并且逐渐形成了深埋在他的童话作品中的悲剧情结。安徒生的一生都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批评,面对这样的困境,让安徒生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幸好有文艺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他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 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大量阅读名家作品如哥德、拜伦的作品,也学着创作诗篇与剧本。1822年8月,以威廉 克里斯蒂安 瓦尔特的笔名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这个笔名包括了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某些文化界人士的注意。1827年,安徒生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垂死的小孩》,受到“上流社会"评论家称赞,鼓起他对写作的信心。1829年,24岁时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并出版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又名《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认可。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原本在饥饿中挣扎的安徒生从此脱离贫穷的阴影。4月,创作完成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并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作家本身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他文学创作的风格,安徒生作品中的悲剧童话也正是这些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的最佳体现。

爱情道路上屡遭挫折,是安徒生作品中流露出悲剧情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17岁那年,安徒生结识了一位名叫伊尔夫的翻译家,伊尔夫很喜欢聪颖勤奋的安徒生,全家人对他都很热情,尤其是伊尔夫的女儿亨利蒂对他更是关怀备至。后来,伊尔夫和他的老伴不幸双双亡故,就剩下亨利蒂带着年幼的弟弟生活,姐弟俩相依为命,感情很深。为了让弟弟开阔视野,亨利蒂曾带着弟弟去意大利、西印度群岛和美国旅行,不幸的是,她的弟弟在途中被黄热病夺去了生命,亨利蒂悲痛欲绝,回到丹麦后终日郁郁寡欢。安徒生的心情也和亨利蒂一样难受,他几乎天天来看望亨利蒂,宽慰她,与她共同分担精神上的痛苦。在患难中,他们的感情也日益加深。几年后,亨利蒂因思念亡弟,决定要到弟弟的安葬处去凭吊,乘上奥斯特里亚号轮船就启程了,安徒生特地赶来与她送别,并

4同1,307页

安徒生童话悲剧情节(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