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史分析题---希望对2013考研的童鞋们(5)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系,而轴线上的建筑位于高台地上,产生崇高感。
总的来说,天坛是一个情理相依,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典范,反映了中国传统审美观,情理强调平衡。
13〉唐大明宫的布局特点?含元殿的形制?大明宫的最大殿?
答:
布局:唐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龙首原高地,形势爽垲,俯视全城。工城平面是不规则长方形。全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宫内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其北属“禁中”,为帝王生活区域,基本布局以太液池为中心环列,依地形灵活自由布置,宫城之北,为禁苑区,宫殿之后建花园,为一大创造。含元殿形制: 含元殿为大明宫主殿,踞龙首原高处,高出平地十余米,殿十一间,前有长达75米的龙尾道。含元殿的形制是宫阙制,这是新的门阙关系,与翔鸾、栖凤两阁形成“∏”形半围合空间,起控制作用,增强了礼制、尊严的气势,影响着以后的明清故宫午门。
麟德殿:麟德殿是大明宫最大的宫殿,由前、中、后三组殿组成面阔十一间,总进深十七间,面积5000平方米,但开间仅5米多,最大梁栿跨度仅四椽,这是用极小的料而构成的宏伟的宫殿,代表当时高度发展的文化技术。
14〉《考工记》评述
答:
①《考工记》是战国时齐国官书,记载西周时期营国制度,使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但是尚未发现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完全符合这种布局模式,只有曲阜鲁故都与之比较相近,汉代成为正史。②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图中九经九纬,经深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③意义:⑴以宫为主体进行规划,把宫作为中心区,奠定了都城的主框架,突出主体;⑵建立了一种礼制秩序,将祖、社起到很高的地位;⑶来源于井田制的经纬道路,合理,有交*;⑷规模经过计算,通过人口规划,依据军制计算,推算出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⑸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表现中国特有的思维结构,用平面几何形表现君民关系,体现了史官文化。④平面图
15> 元大都的特点,明清北京相对于元大都有何不合理? 答:
1.元大都由刘秉忠、亦黑迭尔规划设计,用汉人的礼制来统治汉人。
特点:
①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因地势平坦,又是新建,所以道路系统规整,成为方格网。城的轮廓接近于方形,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平面几何中心在中心台;
②皇城偏南,包括宫城、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宫、兴圣宫和御苑,环绕一片广阔的水面而展开,和传统的宫殿布置方式手法迥异,是元代的一种创新,可能与蒙古人逐草而居的传统观念有关;
③城墙有宫城、皇城、都城三重,城门11座,元末为防农民起义加瓮城;
④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种,东西干道位于皇城后面,东西交通便利;南北向干道多,为主要道路,之间由东西向胡同连接,利于坐南朝北布置住宅,利于排水、采光、防火、防风;
⑤水系由郭守敬设计,用西山的泉水形成积水潭,宫内的水与城濠水结合,把通惠河联系外城濠,这样整个水系相通,漕运非常方便;
⑥水面用于苑囿,形成山水城市;
⑦城市空间采用对景手法,如齐化门对延春殿,平则门对仁寿殿,中心阁位于整个城市中心。
2.明清北京相对于元大都不合理之处是:
①因为明初北废5里,南扩1里,强化集中意识,全城中心主轴线长达7.5千米,宫殿成为中心,加上什刹海和西苑,阻碍了东西向直接交通;
②通惠河被圈入城内,漕运功能丧失,城市用水*挖井。
上一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避险能力
下一篇:赢在路上-工作分析名词解释